云南日報整版報道昆醫口腔發展紀實,十年成就鼓舞斗志、新征程上再創佳績!

十年劈波斬浪勇前行、十年奮楫而進拓新途?;仡欉^去的十年,昆明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云南省口腔醫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以改革謀出路、以改革增效力、以改革促發展,在黨建引領、社會服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邁上新臺階,助推云南口腔醫學在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使命催人 黨建引領業務發展

昆明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云南省口腔醫院)結合教育教學改革和衛生健康領域的改革新形勢,扎實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黨建引領抓住重點、破解難題、改善作風、完善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呈現出新氣象。
2013年,在學院(醫院)新一屆黨委領導班子的率領下,干部隊伍面貌煥然一新。
這十年,學院(醫院)全面提升黨建質量,全院上下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把“清廉醫院”建設任務落到實處,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延伸到邊疆,深入推進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創新探索實施“三重一大”議事決策機制。連年開展“黨徽閃耀邊疆行”活動,創新推行領導干部掛包幫,聚焦健康扶貧、鄉村振興、就業促進、公益服務等民生領域,從2019年以來,每年為群眾辦實事500余件,惠及群眾10萬余人次。

學院(醫院)依托黨員干部培訓,組織青年干部師生前往中共云南一大會址、中共云南地下黨建黨舊址、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館、楊善洲干部培訓學院等教育基地,扎實開展黨性教育、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狠抓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以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強化“三項機制”運用,注重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選用優秀干部,選人用人做到組織放心、群眾滿意。
院黨委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推動學院(醫院)高質量發展,層層壓實責任,逐級傳導壓力,確保黨建目標任務落實到人,層層分解任務,圍繞健全基本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落實基本制度、強化基本保障,開展黨支部全面達標創建活動,著力提升支部建設標準化、科學化水平,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實現“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的目標。院黨委于2022年1月被選樹為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第三批“一流黨建示范項目”示范院(系)黨組織。
院黨委聚焦醫教研管中心任務,圍繞疫情防控、國家區域口腔醫學中心、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和博士學位點申報、“雙一流”建設等重點工作,科學設計活動、靈活運用載體、廣泛搭建平臺,助推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基層黨支部結合口腔醫學專業優勢,廣泛開展口腔健康宣教活動、義診活動,占領志愿服務活動陣地,取得良好社會效益。以黨建帶團建,以“黨徽閃耀”行動暨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為依托,傳播口腔保健知識,提高邊疆民族地區口腔醫師診療水平,改善邊疆民族地區人民群眾口腔健康水平和口腔保健意識。2019年該項社會實踐活動入選全國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組織的“健康扶貧青春行”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
事業留人 改革探索化繭成蝶

2013年12月,為配合人民西路校區改造開發項目,醫院面臨過渡搬遷。搬到哪里去?醫學教育任務怎么辦?醫療服務怎么干?……面對這些“硬骨頭”,全院主動作為,攻堅克難。
難題總有解題人,危機之中蘊新機。全院發動并依靠師生,憑借“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的干勁啃下“過渡搬遷、險中發展”這根硬骨頭。全院上下調動一切有利因素,突破選址、改造、資金籌措、人員安置、協調指揮等重重關隘,實現了醫療不斷、教學不亂、隊伍不散的目標。2016年10月,搬遷后的口腔醫院實現全面開診。
遷院6年來,醫院發展漸漸步入正軌。與搬遷重建同步開展的,還有逐步理順推動學院(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框架,健全運營管理體系,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績效評價機制,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績效核算發放機制,全方位激活發展潛力。
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得到逐步提升,全院人才隊伍從10年前的270人增長到如今的600人,為醫院高質量發展蓄足動能。

醫院門診大樓規劃設計效果圖
時過境遷
門診大樓

醫院現門診樓
原門診大樓
立德樹人 醫學教育提質增效

云南省口腔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昆明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實行“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承擔著立德樹人、治病救人的雙重使命。
過去十年,我院堅持以人為本,持續拓增口腔醫學高等教育招生規模和優質口腔醫療衛生資源惠及范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口腔醫學教育,提高群眾口腔健康水平。
近十年來,口腔醫學院已建成包含五年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學生及繼續教育在內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在學科建設方面,2021年獲口腔醫學專業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2022年列入云南省一流建設學科支持建設學科中的特色學科;在專業建設方面,學院于2013年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2020年獲國家級一流專業。2022年獲云南省級A類專業建設點;同時入選省級重點支持建設學科。云南省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價為B級(國內一流),2022年7月獲批云南省口腔醫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學院立足云南,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科骨干人才為己任,對標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努力建成國際一流,輻射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特色優勢學科。學院每年招收口腔醫學本科生120余名,碩、博士研究生60余名。
口腔醫學科擁有一流師資力量,高級職稱人數比例占45%、碩博學歷人數比例占95%;保有一流生源質量,本科第一志愿錄取率持續保持100%,錄取平均分持續超過一本分數線90分,在云南名列前茅;2022年考研錄取率40%,2021年執業醫師通過率為91.4%,高于全國平均通過率25%。每年向社會輸送優質口腔醫學人才200余名。

近兩年來,學院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穩定保持在80%以上,一批批口腔學子成為全國各地口腔醫學領域的骨干人才。有的繼續到更高的醫學學府深造,有的響應建設家鄉的號召,成為各州市基層醫院口腔科醫生,為全省口腔醫學實現均衡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治病救人 診療服務譽滿邊疆

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是云南省唯一的三級口腔??漆t院,醫、教、研一體化協同共進,引領云南口腔醫療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是“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員單位,先后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等簽訂7個??坡撁?。
醫院及5個直屬門診部擁有國內外口腔醫學領域先進診療設備,包括數字化口掃儀、數字化椅旁即刻修復系統等,口腔頜面疑難病癥多學科診治體系達全國領先水平,可開展頭頸腫瘤、口腔頜面部先天及后天畸形整復、微血管皮瓣轉移整復等疑難高危病例診治。醫院承擔著“中國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微笑中國口腔健康教育”、世界牙科聯盟(FDI)“護牙助成長”等項目,惠及學齡前兒童、青少年群體,持續開展“口福行動”,為老年人口腔健康作出積極貢獻。

醫院帶頭開展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及應用推廣,為邊疆民族地區口腔疾病患者跨區域聯合診療、區域轉診開通高速綠色通道。在“十三五”末期,牽頭開展云南省口腔衛生發展情況調查,編寫《云南省口腔衛生“十四五”發展規劃》,為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推進“十四五”期間全省口腔衛生與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可行性方案。
在過去10年里,醫院充分發揮行業頭雁效應,引領全省口腔醫學診療服務能力提升,始終踐行“服務社會、敬業奉獻”理念,積極投身健康扶貧和鄉村振興,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堅守口腔陣地,有力推動云南口腔健康事業發展。作為國家醫師執業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口腔類別)云南考區的執考單位,醫院連續16年圓滿無差錯地完成年均2000余名考生的執考任務,為全省口腔執業醫師把好“考核關”。
“十三五”期間,醫院率先在省內規范口腔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開展新技術應用,充分發揮口腔臨床學科整體優勢和??铺厣?,建成5個省級臨床重點???,正在培育2個省級臨床重點??祈椖?。每年派出骨干醫師組團式幫扶“三區三州”怒江、迪慶的醫療機構,赴龍陵、新平、元江、會澤等地區對口幫扶縣級醫院,助力鄉村振興。在基層醫院成立專家工作站12個,將優質口腔診療資源下沉輻射全省。

起步就要爭先。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在“十四五”開局階段,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務實高效抓落實,聯合5家地市級醫院建設云南省口腔疾病臨床醫學中心,圍繞疾病防治、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全方位發展,通過建設逐步形成優勢與特色相互支撐,技術與學術相互依托,質量與效益相互促進的學科發展模式,力爭整體實力達到省內領先、西南地區同類學科位居前列、國內先進,具有云南特色的醫學優勢學科,切實提升全省口腔疾病防治的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科技利人 創新研究屢結碩果

十年磨一劍,出鞘必鋒芒。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學院充分挖掘科研潛力,突出科研平臺優勢,統籌教學、科研及臨床運用“一盤棋”規劃,積極搭建口腔學科科研成果轉化的學術高地,聚合重要領域、重點學科、重大項目的創新服務能力。
口腔醫學瞄準國家和云南口腔疾病防、診、治的重大需求和科學問題持續開展基礎與臨床研究,凝練9個穩定的學科方向,以云南特有地域、生態、民族及生物資源為特色的研究理論多項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十二五”期間,學院(醫院)累計獲批科研項目7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新增科研經費888.7萬元。師生發表SCI收錄論文32篇,EI收錄論文1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44篇。獲云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云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隨著云南省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培育)、云南省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兩大科研平臺的獲批,該院將在現有科研基礎上進一步凝煉研究方向,提升研發水平,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科研條件改善、運行管理優化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措施,全力把“兩個平臺”建設成為云南省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口腔醫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水平,為推動學科發展、開放共享先進創新資源作出應有貢獻。

下一步,該院將聚焦國內外口腔醫學學科發展前沿服務云南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提升自主創新成果產出能力,為云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創新源泉和包容開放的科研環境;發揮醫學高校的學科優勢,著力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以局部突破帶動創新能力整體提升;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化對外交流合作,通過搭平臺、促合作、共發展三位一體布局,為“一帶一路”共建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推動與沿線國家的口腔醫學教育、科技、文化等務實合作,形成平等、包容、互惠、活躍的合作態勢。
廣交友人 交流合作共向未來

學院每年舉辦或承辦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會議,與美國、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和中國臺灣牙學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后共選派了40余名教師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泰國、日本等國家研修學習。
該院于2004年作為發起人之一創建湄公河區域國際牙科協作組織(IDCMR),并于2006年、2019年主辦第三屆、第十四屆湄公河區域國際牙科協作組織學術年會。2013年加入“東南亞牙科教育協會”。十年來,累計派出200余名師生赴東南亞地區參與域內外口腔醫學領域的學術交流和訪學,接收多所泰國大學牙學院年輕教師及學生到醫院進行短期學習,有力促進了云南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在口腔醫學教育、科研項目的互動與交流。
隨著“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推進,學院(醫院)正向著建成“區域高素質人才培養新高地,高質量口腔醫療服務新中心、高水平科學研究新平臺、高效能管理服務新基站”目標邁進,努力發展成為全國有影響、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高水平口腔醫學院(醫院)。
以文化人 凝心聚力砥礪奮進

翻開時間的卷軸,十年來,學院(醫院)以黨建思想文化工作為引領,踏著新時代的鼓點,奏響時代強音。
以“立德樹人、治病救人”雙重使命為中心,在各項理論學習和文化活動中主動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責任使命,堅持守正創新,凝心聚力,履行使命任務,為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助力健康云南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藍白色的院徽閃耀著團結向上的活力,象征著教育工作者立德樹人、傳播口腔醫學專業知識以及醫護工作者護佑生命與健康,服務人民的宗旨。
全院上下秉承“進德修業、濟世天和”的院訓,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教醫護職工和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師德師風、醫德醫風和廉潔文化建設涵養下,培育出一批批學生尊敬、群眾信賴、社會夸贊的好老師、好醫生。
站在新起點,云南省口腔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昆明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將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信心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